时 间 | 内 容 | 主持人 |
08:30-08:35 | 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并致欢迎词(王佐仁 研究员) |
年度工作汇报 |
课题一:社会性行为的发生机制及演化 | 邰发道 |
08:35-08:55 | 课题一 瞿宜山:Distinct medial amygdala oxytocin receptor neurons projections respectively control consolation or aggression in male mandarin voles |
08:55-09:15 | 课题一 张丽姿:PVN-NAc shell-VP circuit OT and OTR neurons regulate pair bonding via D2R and D1R |
09:15-09:35 | 子课题 张隆:ANK2基因敲除猕猴合作行为特征 |
09:35-09:55 | 子课题 李晨瑶:基因编辑孤独症猕猴社交行为 |
课题二:社会性行为的神经编码及可塑性机制 | 王佐仁 |
09:55-10:15 | 课题二 周昕童:Versatility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neurons in flexible coding of social and non-social attention |
10:15-10:35 | 课题二 张紫菡:Investigating Social Behavior and Neural Mechanisms in Rats Under Inequity Conditions |
茶歇 10:35-10:50 |
课题三:社会交互行为感知的神经机制 | 蒯曙光 |
10:50-11:10 | 课题三 汪学敏:机器人在儿童自闭症应用 |
11:10-11:30 | 课题三 苌琦:机器人心智模型 |
11:30-11:50 | 子课题 张姝佳: Dyadic Learning Shapes Gaze-mediated Social Attention |
课题四:社会抉择的神经机制 | 朱露莎 |
14:30-14:50 | 课题四 牛润萱:社会决策的应用研究 |
14:50-15:10 | 子课题 黎峰:序列学习中注意与学习的分离机制:基于颅内脑电的证据 |
15:10-15:30 | 子课题 苗程菓:社会等级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:基于感知与竞争视角下的研究 |
课题五: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发展和促进 | 朱莉琪 |
15:30-15:50 | 课题五 李晶: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沟通及早筛和干预研究 |
15:50-16:10 | 课题五 吕丹诺:沉默的意义:儿童对回应时机中社会承诺可信度的判断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|
16:10-16:30 | 子课题 周秉睿:孤独症儿童神经发育特征的多维度解析——基于心智行为评估与脑网络的对照研究 |
16:30-16:50 | 子课题 叶沁怡:基于EEG的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发育儿童情感共情脑功能研究 |
16:50-17:20 | 会议讨论与总结 | 王佐仁 |